刚才我说的这几句谚语,就是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种地口诀”。当老农谚遇上了新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3年,我们团队8人走过河北、湖南、安徽、广西等农业大省,用一年的时间采访了数十位农民、“新农人”、科研人员,推出四集微纪录片《农谚中国》。
和郭老的第一次碰面,就是我追着他跑。73岁的老人,在坑洼不平的田埂上走得飞快。我一个“90后”小跑着都追不上他,气喘吁吁地在后面喊着,郭老您等等我。郭老扭头笑着说,小伙子,这条路我都走了50多年,闭着眼都能走。可不是嘛,郭老和小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现在还天天在地里搞育种试验。
我从郭老那里学到的第一句谚语就是“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我们在马兰农场见到了郭老培育的明星小麦“马兰1号”,它的根系有一层楼那么高。他说,这种小麦节水、高产、抗倒伏,它的根会自己找水喝。这么神奇吗?那培育它肯定很难吧?我问郭老,您是怎么做到的?他张口就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咱们的老祖宗早就用老农谚把遗传的奥秘说透了,“马兰1号”的秘密就藏在基因里。想要培育出一粒好种,就得先找到好基因。郭老在马兰40年有20年都在寻找一粒最“耐渴”的种子。他说育种要像绣花一样,成千上万个育种材料要一一去比对,最终他从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杂草身上发现了抗旱基因,并成功杂交到了麦种上,破解了小麦抗旱节水这个世界性难题。
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前,我不禁感叹这麦子长得真好啊。郭老笑着说,那片长得更好。原来郭老还有更厉害的绝招:眼睛是尺,手是秤。郭老走过去用手掌划拉一下,就能估出大概产量;看一眼,就能知道小麦得的是叶锈病还是白粉病等等。我很诧异,这技能到底是怎么练成的?身边的人和我说,这都是郭老几十年积累的真功夫。我想,这就是农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传承给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一粒小小的种子关乎14亿人的饭碗。50多年来,郭老培育出33个小麦品种,不断刷新着河北小麦的高产纪录。今年,河北夏粮再获丰收,达到了1513万吨。
“80后”苏秀清,曾经的白领,如今的新农人,她可是广西引进火龙果光照种植技术的第一人。她和我说,2015年刚开始种火龙果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人种,她根本没处学经验。乡亲们没见过火龙果,还笑她种的是仙人掌。可苏秀清不信邪,她偏要种,还要种出高产量。
就如同农谚中所说,“三分种,七分管,田里的活计就像使绣花针”。种好之后,还需要细致地管护。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刚开始种的时候,没有铺防草布,地里的杂草长得比火龙果还高,引来了青虫,吃光了火龙果的枝条,一下子亏了几百万。
好不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而火龙果产量不高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苏秀清靠着一句谚语“无光不结果,无水不长树”,琢磨出了一套火龙果夜间补光技术。只有充足的光照,植物才能结出果实,也凭借着这项补光技术,让广西的火龙果一年能增加3到4个月的挂果期,即便在冬天也能收获鲜红的果实。
我问苏秀清,为啥非要第一个“吃螃蟹”去种火龙果?她说,十多年前,火龙果几乎全是进口的,40块钱一斤的价格,让很多家庭吃不起。现在产量和价格稳定,咱老百姓想吃就吃。苏秀清告诉我,需要有知识的青年人回归乡村,把新技术和老经验结合起来。
夜幕降临,当我们站在5000多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看50万盏灯同时亮起时,眼前的“星河”真的太震撼了。这一刻,农谚的智慧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闪耀出了耀眼的光芒,我内心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庄稼要靠管,人勤地不懒。”“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这些老农谚传递出来的中国智慧,同样震撼着外国网友。《农谚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平台发表后,有外国网友留言,“中国农谚真是像诗一样迷人。”。
这一刻,我们找到了记录农谚故事更重要的意义所在。从农谚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底气,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这样的中国故事,我们想讲给更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