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龙树脚村,马鞍山水库水面雾气氤氲,起伏的山峰若隐若现,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画,待云雾散去,多巴胺色的龙树脚村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勾勒出冬日温暖的画卷。
好山好水好生态。近年来,马关县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将生态改善与富民增收、生态宜居相贯通,绘就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树脚村临水而居,以前大量生活污水排放入湖,马鞍山水库氮磷超标,水质一度下降。”马关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启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水库水质和防汛安全等问题,马关县以河长制为抓手,紧紧围绕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联合水务、农业、环保等多部门开展村庄污水治理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绿美乡村、绿美河湖建设。
河湖治理“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农村污水治理不仅是河湖治理的关键部分,更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龙树脚村通过建设“小三格”“大三格”对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建设污水管1100余米,雨水管1600余米,拆除生态红线家,做到了不让未处理的污水出户进管、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水库。
如今,鞍马湖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水质,依托良好的绿水青山资源禀赋引进旅游投资公司,成了网红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端牢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腰包越来越鼓。
近年来,马关县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强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行业“三废”污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同时,在实施农村“两污”专项治理行动中持续发力,采取“连片+单户”资源化利用模式,发动群众自建共建治理污水。目前,全县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对大梁子河、小白河等河流进行系统治理,马鞍山水库、大丫口水库、马洒水库获评云南省美丽河湖。
离开龙树脚村,沿着蜿蜒的道路南行,路旁低缓的山坡上,结满了诱人的红果参。“基地种植了160亩,红果参不仅鲜果可食用,叶子也可制茶,根可做中药材,茎也可用,可谓全身是宝。”马关下董亮红果参种植基地负责人况兴万说。
况兴万的红果参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种植之初,况兴万在选址上栽了跟头,产量和品质都不尽如人意。“红果参的生长环境非常苛刻,只能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才能生长,对土壤、气候、地形、水质都有一定的要求。”马关县良好的生态优势为红果参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上管理手段得当,况兴万栽种的红果参亩产量翻了一番,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自2020年启动引种试种以来,马关县红果参种植面积逐年“倍增翻番”,山间野果走进了盒马鲜生、百果园等生鲜超市的货架。2023年,全县共种植红果参82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3亿元。
好生态孕育着马关县乡村振兴的希望。马关县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乡村产业,以砂仁、草果等中药材为主的县域特色产业,年均产值超过32亿元;万亩红果参、两万亩菊花、十万亩油菜花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逐步形成;兰花、中药材、多肉、盆景等庭院经济实现群众创收1亿元以上;建成7个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千米悬崖村、百年马洒村等一批最美乡愁旅游带、最美边境旅游带、最美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个个山清水秀、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不断涌现,乡村生态宜居的绿美画卷徐徐铺开。(王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