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佛手瓜采收接近尾声的时候。11月9日,记者驱车来到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初冬的山依然满眼翠绿,遍地瓜香。
“现在来的客商还算少的咯,七八月最热闹,五六月的瓜最贵。”村民汪发妹一边熟练地分拣、打包佛手瓜,一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尽管已经过了高峰期,但她今天还是摘了700斤佛手瓜,趁着新鲜,赶紧送到交易市场来卖。
“从5月开始卖到现在,价格最高时卖到2元一斤,已经赚了差不多2万块钱。现在这些佛手瓜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地里还可以再摘几千斤。”....
汪发妹家种植佛手瓜已经有些年头了。2014年以前,她也曾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在外务工增收,自从家里开始种佛手瓜后,她就再没外出过,一边种着5亩佛手瓜,一边照顾家庭。
“我们村目前户均种植佛手瓜11亩,相继成立了3个合作社,拥有2个佛手瓜交易中心!”一旁的弄苑村村主任汪昌骄傲地告诉记者,自2007年起,该村探索种植佛手瓜,100亩示范点成功种植后,开始在好花红镇铺开,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并带动了幺关、清水、六马等周边村规模发展,在全镇掀起了佛手瓜种植高潮。
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基础上,好花红镇通过实施“六统一”(统一种植、统一规划、统一物资、统一收购、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着力探索多种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当地群众获得稳定的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土地流转、政策红利等多种收益。
近年来,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思路,惠水县将佛手瓜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来抓,并一跃成为全省的佛手瓜主产地,靠一颗佛手瓜,带富了一方人。
为加强产销对接,惠水县还积极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机制,推动佛手瓜进学校、进机关、进超市、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拓展省内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
此外,好花红镇还践行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321模式”示范,采用间作、套作、轮作等多种模式,配套高效产业栽培技术,亩产值提高到1万至3万元。
目前,惠水县建成以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为核心的全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全县佛手瓜种植总面积扩大到5.2万亩,年产佛手瓜15万吨以上,产值约2.4亿元,带动1.43万户瓜农增收。该县佛手瓜基地先后获得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