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种大豆,成了近期农业领域的热门线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大豆的关注与思考。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从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每年进口大豆8000万吨到1亿吨,约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60%。这样的事实更是触动了国人的神经。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是最早驯化并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大豆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家族分布范围极广,在我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5000年前的野生大豆长什么样?植株蔓生,茎秆细弱,尖端弯曲盘旋,通常生长在低洼潮湿的河边、湖岸、沼泽附近,攀援在芦苇等植物上,或者匍匐于地;叶子由三个复叶组成,叶片狭窄,8月开紫花,花朵较小,荚果也不大,每个荚果只有二三粒种子,种子较小,有的只有绿豆粒那么大,千粒重不过二三十克;成熟时,豆荚爆裂,籽粒自然脱落。
我们的祖先含辛茹苦,经过一代代人工驯化、定向选择,逐渐把野生大豆这个“丑小鸭”打扮成了“白天鹅”——当今广泛种植的大豆:茎秆直立挺拔、粗壮,叶片阔大,荚果变大,籽粒肥大,千粒重增加到110克到250克。
梳理大豆栽培史及其食用史得知,西周和春秋时期,大豆已经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秦汉之后,大豆栽培有了很大发展,《氾胜之书》曾积极倡导种植大豆。宋代以后,南方人口增加,荆湖、岭南、福建等地大力推广大豆和粟、麦、黍等作物。清朝初期,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已有相当规模。
我们的祖先在栽培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轮作、间混套种的意义。《氾胜之书》讲到,大豆不宜连作,所种之地以“保岁易为”。他们还发现大豆具有肥田的作用,“豆生布叶,豆有膏”。清代王筠《说文释例》明确指出,大豆“细根之上,生豆累累,凶年则虚浮,丰年则坚好”,阐明了根瘤与大豆丰歉的内在关系。
关于大豆播种密度、中耕除草等栽培管理技术,古人也有总结阐述。总之,我们的祖先不仅把野生大豆驯化成可供栽培的大豆,而且探索出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这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粮食生产的一大贡献。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其他国家种植的大豆都是从我国传入的。早在战国时期,大豆就传入朝鲜,然后从朝鲜传入日本。东南亚地区的大豆也是从我国传入的。大豆传到欧美的时间就很晚了,18世纪之后传入欧洲,1765年引入美国。
大豆的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发音都类似汉字“菽”,这是世界各地大豆来源于我国的有力证据之一。
那时候,这些国家的大豆播种面积都不算大,大豆产品供应并不充足。20世纪初期,我国的大豆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与茶、丝合称为我国出口的三大名产。
此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然而到了1996年,阿根廷、巴西、美国的大豆开始涌入中国市场。此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步增大。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一直居于高位。2016年以来,每年进口大豆数量均超过8000万吨;2020年,突破1亿吨,达到10033万吨;2021年,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高位,达到9652万吨。总体来看,每年进口大豆数量都超过国内消费量的80%,对外依存度很高。
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原因,从供给端和外贸政策来看,有两个。其一,伴随转基因技术的兴起,阿根廷、巴西、美国大力推广转基因大豆,单产大幅度提高,成本急剧下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价格优势;其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口大豆的配额制度被废止,关税降至0-3%,进口消除了壁垒,犹如敞开了大门。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需要大量大豆油和豆粕,而用来压榨生产大豆油和豆粕的大豆供不应求,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又低,于是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大量购买进口大豆。
美国、阿根廷、巴西大力推广种植转基因大豆,单产大幅度提高,成本急剧下降。同时,我国大豆单产依然在低位徘徊,生产成本高,农民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于是,他们逐渐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改种玉米,导致的结果是国内玉米大量积压,大豆严重短缺。
面对这种状况,从2016起,我国开始实行种植结构调整“减玉米、增大豆”。当年,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为13年来出现首次下降。
2019年,针对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总产少、产不足需的现状,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并于当年启动实施。
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到1.48亿亩,亩产增加到132公斤。然而,由于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意愿下降,到了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不升反降,只有1.26亿亩。
2021年年底,“大力发展大豆油料”接连被强调。1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交流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大豆油料,选育优良品种,挖掘面积潜力;12月25日-26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12月27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明确强调,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看来,中国大豆不仅进口量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而且主要依赖于局部地区,尤其是美洲。据海关总署统计,中国大豆进口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巴西、阿根廷和美国。罗必良称,地缘政治局势变数使进口来源单一的中国大豆面临危机,因此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非常必要。
罗必良同时表示,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做到大豆完全自给,“毕竟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低,中国企业从国外进口部分低价格的农产品,也是节省耕地、节省水源、节省劳动力的替代方式。”未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协调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更为稳妥的方式。
这种观点,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那就是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榨油部分使用进口大豆,而食用部分争取实现自给。中国自产的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在未来是可能实现自给的,这也是科研工作者近几年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