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李村从1993年开始进行黄瓜种植,产出的黄瓜因为体形匀称、脆嫩清香而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量占到全临汾市场的70%,并远销太原、河北等地,是远近闻名的“黄瓜之乡”。而在没有发展黄瓜种植以前,东李村的农业生产也是以传统的粮棉为主,农民增收困难。
东李村村民师旭东在种黄瓜以前,一年的收入就是三四千块钱,除了小孩、大人开支,剩不下多少钱!通过在外地参观学习,东李村人带回了温室黄瓜生产技术,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又通过引进技术人才,科学种植,强化管护,创造性地用大拱棚种植黄瓜,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东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怀珠是东李村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大伙公认的“黄瓜王”。在他家门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批发黄瓜的外地车辆,当笔者问起他种植黄瓜的效益时,他高兴地说:“每亩地当年可以产到1.5万公斤,能卖到8000元,最高能卖到11000到12000元!”东李村原来有300座黄瓜蔬菜拱棚,只适合夏秋季节种植。而对于黄瓜价格高的冬春季节,则只能空等。2008年,东李村人新建了60余座暖棚,解决了这个问题。走进他们的蔬菜暖棚,一团团热气就扑面而来,眼前的一畦畦黄瓜也都长势良好,鲜艳欲滴。
东李村致富带头人王怀珠告诉笔者,他们种植的黄瓜是与云南黑籽南瓜嫁接而成的。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发达,抗病力强,可以延长黄瓜的生长期。而且这样以来,一季黄瓜就能长到七八个月。
正如东李村王怀珠说的,这样一来,等到黄瓜结束以后,赶四月份苦瓜就生长起来了,使得大棚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同时,该村从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完成。从这里产出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新鲜可口。王怀珠告诉笔者:“从定植到12月份采摘,好的棚从年前到现在可以产到3000公斤到3500公斤,可以卖到10000多块钱,棚里的收入还是可以的。”在暖棚建设时,每个棚的进口处都加盖了缓冲房,这样既保障了不因为人的进出而散失温度,也装点美化了外观。远远望去,一座座蔬菜大棚犹如别墅般整齐地排列着。
东李村人还为每个大棚安装了一台自动卷帘机,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正在地里工作的菜农高兴地说:“以前,一分二的棚人工拉席子得两个多小时;现在有了卷帘机,十分钟就可以完成,真的是方便极了。”暖棚与拱棚间用,黄瓜与苦瓜套种,科学管理增效益,东李村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他们不再有农忙和农闲的区别,农业成了靠科技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新农业,农民也成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2008年,东李村的黄瓜种植已经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全村全年黄瓜的产量突破4500万公斤,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2000元,科学技术成为该村黄瓜产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黄瓜种植成为东李村的支柱产业。
村民师旭东指着身后的小洋楼激动地告诉笔者:“你看我这房子,就是种黄瓜盖起来的,我的收入全凭种黄瓜。多亏有支书的带头啊,我们村像我这样种黄瓜发财的人多的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怀珠充满希望地说:“今年,要经营好我们的黄瓜市场,把我村的黄瓜和周边村的黄瓜都集中到市场,做好黄瓜的分类,提高黄瓜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讯员 侯录艳 王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