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特色带动。莱芜区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培育主体动能,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农村活力。先后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个、“一村一品”示范镇村7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莱芜生姜入选国家级农业精品品牌、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举办生姜博览会、生姜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莱芜姜、赢健康”特色品牌。去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28.8亿元、出口额47.6亿元,均列全市第一。
莱芜区的农业发展缘何如此“出圈”?跟着大众网记者的脚步,通过镜头和文字破解这些藏在农村里的财富密码。
“大家看我手中这根刚摘的黄瓜,我把它掰断,然后再接起来,它就能粘合在一起,一般的黄瓜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说罢,莱芜明利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明新将手中的黄瓜掰断,结果黄瓜真的恢复如初,它“自愈”了。
同样,在芹菜种植大棚内,陈明新随手拔了一棵芹菜,“这芹菜叫嬴芹,是我们的标志产品之一,它的生长周期是6个月,比一般芹菜长得慢,一般到春节前夕才会上市,我们的售价是一斤28元,市场供不应求。”....
合作社紧紧围绕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种植规程、产品销售、试验示范“五个统一”,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流程》和《绿色蔬菜生产流程》,引导社员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产品品质一直保持高标准。
合作社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公开透明的民主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独特的股金配置和分红制度,从制度建设入手,将合作社和社员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诚信合作,互惠互利。从2008年到2022年,连续15年分红。从2008年分红2万元到2022年分红47万元,累计分红达450万元,社员最多的分了一万八千多元。
近年来,莱芜区坚持把培育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壮大全区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认定、指标监测、包帮服务、扶持培育等工作,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
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坐落在莱芜南部笔架山下的一家集山楂种植、深加工、农村电商与现代旅游业于一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积极引进50余名大学生扎根农村,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营销模式,通过“B2B”和“B2C”积极发展线上线下客户,以山楂系列产品和花草茶为主,建成“电子商务特色村”。流转牛泉镇庞家庄村及周边村1000余亩土地,建设“中国优质山楂品种研发培育推广基地”,积极发展现有种植大户600余户,发展种植小红星山楂,打造小红星有机山楂国内品牌。
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累计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就业,发放工资过亿元。顺利实施“山楂之恋田园综合体”省级试点项目,采用“党总支+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村集体和农户分享土地流转、山楂种植、产业化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我们正在加工的是出口美国的订单,今年的话我们已经接到美国的订单接近5000吨。”在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脱水产业园内,经理宋绍斌指着一条正在工作的蒜粉蒜粒全自动生产线向我们介绍,目前生产线的订单排期都已经排到了年底,“整个公司的线月份同期出口创汇量比去年也增长了18%。”。
公司主打品牌“姜老大” 2008年被评为奥运生姜专供产品之后,同年公司被评为“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 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3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位于莱芜区杨庄镇的万兴食品是生姜及制品出口大户,目前,生姜出口量全国第一,占比达到60%;大蒜出口量居全国前三。宋绍斌说:“别看生姜和大蒜只是普通的两款调味料,但他们拥有行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2万亩的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在生产加工上,目前的话形成了四大系列保鲜、腌制、脱水、调味品等1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万兴食品持续做大的国际“朋友圈”,也是莱芜区农产品出口的缩影。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胥会先介绍,作为山东省首批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莱芜区立足“三辣一麻”特色产业,发挥生姜、大蒜等农产品外贸出口传统优势,不断提升生姜、大蒜及制品、冻干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全区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108家,产品出口到欧美、日韩、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前三季度莱芜区出口农产品42.6亿元,增长25.7%。
雪野街道王老村地处通天河源头,雕栏山脚下,景色宜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结构单一,王老村个人和集体收入都较低,村子一度还被列入全省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村。
2009年,村里利用土地流转增减挂钩、乡村连片综合整治、乡村旅游开发等国家惠农政策,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建起徽派别墅126套。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新的致富门路——利用别墅开展农家乐旅游服务。
2020年7月,村里引入山东文旅集团,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将已经流转到村集体的闲置房屋进行重新设计,打造高端民宿、游客服务中心、景观公园等。村集体以房屋产权入股,山东文旅集团负责运营推广,按照利润和营业收入两种结算方式进行分红。
找准发展路子,唤醒沉睡资源。短短3年时间,王老村从过去一个名不见经传、寂寂无声的小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国家级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企业进来了,庭院打开了,村子越来越美,老房子变成了新风景。”王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凯感慨地说,“通过文旅融合,村子活了,旅游火了,百姓富了,大家乐了。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达到50多万元。”。
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三辣一麻”“三黑一花”“三红一白”特色产业久负盛名。近年来,莱芜区自觉对标省委赋予的“率先发展”要求,坚决扛起市委提出的“省会标杆”责任,全区上下抢抓机遇,砥砺奋进,苦干实干,立足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