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自治区也提出了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治区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的要求。我市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精准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贫困人口增收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就产业而言,选好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大批贫困人口受益,从而达到增收脱贫。笔者认为,在我市发展枣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实现精准脱贫的一种有效途径。
枣树是落叶乔木经济林树种,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汇碳释氧、隔音滞尘等生态功能;红枣果实营养丰富、可食率高、口感好,具有食用、药用、保健用等经济价值;“家有十亩枣,小康路上跑”,好枣树不但结果早、结实量大、经济价值高,贫困农牧民家家建一处枣园,还可安置一批闲散劳动力,经营枣园还具有社会效益。所以,鄂尔多斯地区种植红枣树、经营红枣园、发展枣产业,意义非凡。
鄂尔多斯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过渡地带,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由于海拔高度相对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在10℃以上。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较低,民间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传说。这样的气候特点有利于枣树果实的着色、花青素的形成和糖分的积累。乌审旗顺发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枣果实具有含糖量高、色泽艳、品质佳、口感好等特点。因此,鄂尔多斯地区发展枣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鄂尔多斯地区具有干旱多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大于等于17米/秒的大风终止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小于等于0℃的晚霜冻害终止期在4月下旬,个别年份有延迟在5月中、上旬。枣树的物候期一般是日平均气温达到13—14℃时发芽,20℃以上时开花,即6月份开花,正好躲过大风和晚霜冻害期。所以,枣树一般不受大风和晚霜冻害的影响。
枣树的生物学特性是喜温、喜光,鄂尔多斯地区光照充足,年日照2716.4—3193.9小时,日照百分率61%—72%之间,完全能满足枣树生长所需。枣树耐寒,在极端最低气温-32℃能安全越冬;枣树耐高温,在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1℃时不受影响;枣树还耐旱,年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仍能正常生长;枣树耐贫瘠,在沙地、梁地、滩地上都可生长、开花、结实。据多年平均气象资料显示,鄂尔多斯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31.6℃、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降雨量200—400毫米、大风和晚霜终止期不超过5月中旬。所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都符合枣树的生长发育需求。
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万人,常住农村牧区的人口不足50万人。人口少、土地面积大,是发展枣业的绝对空间优势。目前,全市有2000多万亩宜林地,还有几百万亩的弃耕地、撂荒地,这些都是种植枣树的首选立地。加之农村牧区住户房前屋后是发展小枣园的理想条件。枣树又是乔木经济林树种,还可以用作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景观林和产业林。所以,鄂尔多斯地区发展枣业不存在无地可种的现象。
鄂尔多斯市的公路、铁路、航线四通八达。荣—乌高速、包—茂高速、东—乌铁路、包—神铁路等跨越全市东西南北;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旗旗通高速,已形成地面交通网络;加之,到目前为止已开通三十多条航线,直达祖国的大江南北、海疆东西,天地交通十分发达。接壤的陕西、山西、宁夏等省区,红枣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捷,前景无限。古代的秦直道、丝绸之路,近代的走西口、晋蒙商贸,鄂尔多斯是中心地带。当今,鄂尔多斯地区又是内蒙古的金三角经济圈、沿黄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发展和林果产品产销的优势和后劲。
2011年乌审旗苏力德苏木引进红枣种植,通过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2012年引进20个红枣品种,并成立了乌审旗顺发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2013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毛乌素枣业研究所和毛乌素红枣大观园;2014年鄂尔多斯市林科院在大观园挂牌林科院红枣研究基地。目前,红枣基地已引进38个红枣品种,建成九个功能区,即红枣品种博览园、鲜食品种丰产示范园、制干品种丰产示范园、有机枣生产示范园、母树林(采穗圃)培养园、良种繁育园、异形枣观赏园、红枣盆景园、反季节枣培养园。红枣大观园现已建成600亩、12万株示范林,200亩、400万株优质枣苗圃。研究所现有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8名、技术工人20多名。基地与研究所不仅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枣苗,又能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为全方位辐射带动种植枣树立了样板,也为今后枣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4+1”运作模式,即在公司、基地、科研机构、合作社基础上,加贫困户。具体讲:公司首先以保护价为基准与基地签订包销合同,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深加工等后期工作;基地再按保护价与合作社及贫困户签订包销合同,并提供优质种苗;基地的科研机构负责栽植技术指导、贫困农牧民种植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类工作;合作社主要负责社员及贫困户的监督管理、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及收益分配等工作。这样环环相扣,一条龙式运作,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让贫困农牧民更多分享到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同时,在枣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上,将扶贫专项资金、金融扶贫资金、产业化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统筹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发挥资金投入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枣树寿命百年以上,可谓“一次栽植,百年受益”。种植枣树,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三年后进入丰产期。丰产期每亩枣树可产枣500公斤以上,按贫困人口人均种植1亩枣树、现行市场价每公斤10元计算(每亩可种植110株,株距2米、行距3米),人均可获纯收入5000元以上。加之,推广矮化密植、集约化经营等种植技术,产量会更高。况且红枣耐储藏、耐运输,食用、药用、保健用等经济价值高,是实现贫困人口增收稳定脱贫的尚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