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庄乡吕郭庄农田深处,“藏”着一大片枣园,树枝肆意伸展,挂果数量不多,连树下都长满杂草无人清理,这个看起来略显“荒芜”的枣园,实际上却已连续三年为它的主人带来可观收益。看似落后的“野蛮生长”的种植方式,恰恰是“园主”冯书甲的成功“秘技”。
“今年的枣已经都订出去了,按照市场规律和我们的协议,等枣上市的时候价格只会上浮不会下降了。”冯书甲谈起收获,笑容悄悄地爬上了脸庞。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疏果,冯书甲悠悠地说:“现在就可以,但是不用很急。”细问之下才知道,正是这种“不用很急”的节奏,才让冯书甲和他的“晚熟”冬枣基地开辟出占据市场的新路。
35岁的冯书甲与枣结缘已有二十多年,父亲种枣、卖枣,支撑家用,赶上了早些年十几、二十几元一斤枣的红火期,也经历过十几块钱一筐枣的市场低迷期。几年前,冯书甲接过家里冬枣事业的接力棒时,市场已相对成熟稳定。
冬枣市场上有人走量扩大规模,有人打时间差提前上市。那么能不能通过改变种植方式,让冬枣晚熟,错后上市呢?冯书甲动起了这个心思。
2017年,冯书甲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八亩钢结构冬枣大棚,用于研究晚熟的高品质绿色“近生态”冬枣栽培。从开始的土地不打除草剂、枣树不开二刀、杜绝使用任何激素类化学物质等一系列“不做”,到使用有机肥、人工除草、按比例种植自然授粉树等一系列“坚持做”,晚熟冬枣种植试验成功了。“不急”的冬枣比普通冬枣晚上市一个月左右,糖分也有所提高,皮薄、核小、脆甜,更大程度上保留了“入口即酥、落地即碎”的高品质。
父亲的朋友孙金荣从事经营和商超管理工作多年,熟知水果市场的规律和发展前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晚熟冬枣有“钱”途,于是,2019年,冯书甲、孙金荣共同成立了黄骅市荣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华御九五”,实现了基地种植与公司营销无缝对接,完善了冬枣产业链条。
目前,公司已经与北京多家精品超市、高档社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每斤冬枣平均售价20到40元不等,在严格控制基地亩产量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以“质”取胜。好枣不怕晚,购枣客商曾惊喜地表示:“别人家冷库里都快要没货了,你家基地里却‘藏’着这么多鲜枣。”。
目前,“华御九五”冬枣已通过高标准检验检疫,支持产品质量追溯,公司也在积极申报有机认证。冯书甲说,晚熟冬枣在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下一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他还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带动更多人走上提质增效的新型种植之路,也让“志向高远”的黄骅冬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