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为落实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种质资源普查部署会议精神,今年以来,民勤县依托发泽种业有限公司,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合作、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建成了民勤县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民勤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康德告诉记者:“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启动以来,县上组建技术团队,集中开展农作物种质普查与收集,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育种技术的开发,今年在苏武镇新东村、大滩镇大西村建立了52亩种质资源圃,对征集到的哈什白小麦、白兰瓜、黄河蜜等古老濒危的191个特色品种,进行恢复扩繁,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鉴定评价其生物学特性,防止种质资源流失,保质保量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任务。”...
民勤县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按照“一队、一库、一圃”的总体思路,集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育种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队伍通过查阅资料、野外现场调查、田间地头搜集、上门询问老农等多种方式,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建成一座2200平方米种质资源库,根据种子不同的保存方法,设立低温贮藏、常温保存、组织培养、低温抑制4个保存库,征集入库古老、珍稀、特有地方品种516份,其中粮食作物53份、油料作物44份、瓜类作物68份、蔬菜61份、果树33份、其它作物 257份,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同时,在苏武镇新东村建立50亩的种质资源圃1处,对征集到的哈什白、墨巴66、民勤老冬果等135个古老、濒危、特有品种资源进行恢复扩繁,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
刘康德说:“建立民勤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是我县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基础性工程,对全面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制种优势,筛选培育优良品种,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速度和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意义重大。”。
种子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保护了一批老旧、特色品种,而且应用现代育种技术,打破了百年来的传统选系模式,在快速转化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民勤县发泽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全民说:“一个种苗成就一个产业,生物技术与作物品种筛送繁育、种质资源保存、有效成分生产方法和技术等密切相关。人参果组织培养技术的成功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民勤县日光温室人参果面积达到1万多亩,有效解决了人参果畸形果、僵果的问题,使人参果亩均产量提高30%,坐果时间延长了60天,棚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全县人参果产量达到8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