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台湾均是我国火龙果重要产区。自20世纪80年代引种至今,台湾火龙果种植规模已发展到约2.5万亩,选育出了系列优良品种,田间管理水平较高,但至今未发布有关栽培技术标准;福建现有火龙果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相关地方标准同样几乎为空白。
“闽台地处同一纬度,地缘相近,气候相似,火龙果产区均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类型相似。”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友接说,两岸火龙果栽培管理技术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应用,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开展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共通试点,旨在引领闽台地区火龙果栽培技术规范化,以提高闽台地区火龙果生产管理水平,指导生产者兼顾产量、效益与质量、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闽台地区火龙果生产技术的整体提升,从根本上解决火龙果生产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据悉,该项目将用两年的时间,梳理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相关标准,构建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研制1至2项两岸火龙果栽培关键技术共通标准;将两岸火龙果栽培关键技术共通标准在福建天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台湾区龙凤青果运销合作社等闽台企业落地实施;建立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共通试点基地500亩,辐射推广3000亩。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将重点推进建立火龙果反季节生产、燕窝果避雨生产两大技术规程。前者主要利用夜间光诱导成花技术,使火龙果在秋冬季和春季继续开花结果,从而实现果品周年供应市场;后者则通过大棚避雨栽培,克服露天条件下,燕窝果果实和枝条易感染溃疡病的缺点。(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黄雄峰)。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