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河北卢龙县的绿佳家庭农场,邢卫彬看着今年“双十一”的红提销售记录,无奈地向女儿、农场负责人邢艳丽认输了。
这一次,农场的150多箱红提在“双十一”当天被抢购一空,销售额达到了1万元。邢艳丽俏皮地向父亲说:“当初我们约定,谁的葡萄种得好、卖得好,谁就当师傅。您可别反悔哦。”?
邢卫彬是一个种了30多年葡萄的老农民,但他因为缺乏市场意识和销售技巧,好葡萄总是卖不出好价钱。他回忆说:“2008年,我建了大棚种葡萄,可是由于找不到销路,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2015年,女儿邢艳丽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家与父亲一起种葡萄。父女俩在柳河山谷的葡萄黄金种植带流转了10亩土地,建起了绿佳家庭农场,重新开始了大棚种植红提葡萄的冒险。按照他们的约定,邢卫彬负责田间管理,邢艳丽负责销售。
邢卫彬认为,女儿头脑灵活,又懂得网络营销经验,正好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本以为父女合作会毫无障碍,但他们却在种植、管理和运营方面产生了许多分歧。
葡萄坐果后,邢艳丽提出要把果形不好的葡萄剪掉,以保持品质。然而,邢卫彬舍不得,“好好的果子,只是长相不好看,剪掉了太可惜了。”。
葡萄成熟时,邢艳丽计划把自家的无公害葡萄再次精挑细选,推出高端、精品路线。然而,邢卫彬再次反对:“挑那么细,太费时费力了。虽然价格定得高,但真能卖得出去吗?”。
父女俩的分歧无法解决,邢艳丽主动提出:如果按照她的思路,还是不能给葡萄销售带来转机,那么以后就都听父亲的,绝不再抗拒。
邢艳丽笑着说:“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一年的四个月葡萄收获期里,她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精品葡萄,总收入达到了30万元,是普通葡萄收入的三倍。这份成绩让邢卫彬大吃一惊,他骄傲地说:“也许女儿的思路才是对的。”!
经过几年的经营,邢艳丽逐渐成长为一位熟悉葡萄种植销售的“新农人”,不仅发展了葡萄苗的种植和销售业务,还研制出了葡萄籽枕头。在女儿的影响下,老把式邢卫彬的思路也变得更加开阔,他不再只注重水肥管理,而开始琢磨葡萄种植的新技术。
在父女俩的精心经营下,绿佳家庭农场从最初的10亩土地发展到了40亩,大棚也越来越多。他们种植了20多种鲜食葡萄,并全部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种植。邢艳丽说:“现在,农场的葡萄销售季节从7月初持续到11月底,亩均效益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了4.5万元。”由于他们的葡萄品质好、口感佳,回头客很多。“每到成熟季节,只需发个朋友圈,许多订单就自己飞来了。”。
邢卫彬骄傲地说:“我们都是建了大棚种葡萄,但女儿的致富经比我好得多。这一次,我真的服了‘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