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的广西已进入初冬,不时感受到一丝寒意。不过,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的村民却依旧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就在不久前,他们收获了最后一批火龙果。村民何广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去年回乡种了3亩火龙果,今年收了5批果,每亩卖得6000多元,“在家种果比外出打工好”。
近日,记者在当地走访时看到,峰坡上、洼地里都被一节节青翠的火龙果茎覆盖,焕发着勃勃生机,很难让人相信昔日的龙何屯到处都是光秃的石山。同行的中科院广西植物所副所长李先琨告诉记者,洼地内的火龙果有10年前种的,也有近几年复种的,山坡上则是今年刚种下的。
来到屯里,昔日人畜共居的泥瓦房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红砖小楼。路面已打上水泥,不见了鸡屎猪粪。屯主任何宗军说,龙何135户人家有125户盖了新房。现在,每家都用上自来水、沼气,有了电话、电视、洗衣机。“靠着种火龙果,平均每户收入能达到三万元,多的有六七万元。”!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从2001年开始中科院广西植物所等单位在龙何屯实施的国家支撑计划生态重建示范项目。不过,项目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从一开始就呆在龙何的中科院广西植物所副研究员陆树华说,生态示范最难的不是技术攻关,而是如何让农民接受新技术。
龙何属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项目实施之初,全屯人均耕地不到1亩,且为多石旱地,人年均收入仅600元。科技人员来到龙何后,经过调研,把解决吃水问题和寻找宜栽作物作为突破口。
村井口的饮水思源碑,记载着修建自来水的过程。由此,龙何百姓结束了世代挑水吃的历史。“然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却不像解决吃水问题那样顺利。”李先琨说。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喜光、耐热、耐旱、耐瘠,其茎可贴在岩石上生长。专家们说火龙果好,可村民并不买账。种苗、水泥杆等材料免费送到家,部分农户仍不接受。
于是,驻村科技人员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在村里一呆就是五六十天。终于,有50户村民种下了第一批火龙果。可是,还没等到收获,就有40户打了退堂鼓。
科技人员没有气馁,反而把技术服务做得更细。他们在村口挂上小黑板,写上栽培技术、管理要点;深入地头指导种植护理,走家串户解答生产难题。当火龙果每亩年收入5000元时,许多农户又重新种上火龙果。
“现在,村民自己掏钱主动要求种果了!”陆树华告诉记者,“科技人员成了村民信赖的朋友。” 示范的目的在于推广,但成果推广需要多方协同作战。李先琨说,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支持很重要。
大石山有种霸王花,只开花不结果。5年前,广西植物所发现平果县霸王花资源很丰富。他们通过采用火龙果茎嫁接或授粉技术,让霸王花结出了火龙果,并在龙何推广。可村民嫌麻烦,加上缺乏激励政策,该技术便被搁置下来。
2012年,新任平果县委书记韦舟凡到龙何考察后,提出把火龙果打造成县特色农业。随后,县里成立火龙果办,出台鼓励政策,火龙果种植及霸王花利用在果化、新安两镇迅速推开。
平果县农业局党组书记黄流说,2013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计划2015年发展到5万亩。
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示范区的生态效益也在逐步显现。和记者同行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副所长蒋忠诚说,龙何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已由2001年的10%上升到70%,土壤侵蚀模数则下降了70%。
通过实地考察后,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专员组的专家纷纷对项目组优化土地利用、改变种植结构、引进适种作物和树种,促经济、生态双丰收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予以肯定。
专员组成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国华向记者表示,项目把经济与生态这个“套餐”做得挺好。“龙何有限的耕地得到充分利用,人的活动对石山干扰少了,经济、生态效益都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