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内江保税仓库陆续迎来两批特殊的货物——中巴经济走廊农业合作项目的首批和第二批干辣椒,合计332吨。
中国企业帮助巴基斯坦农户种植辣椒,并将当地生产的辣椒出口到中国,这种订单农业合作是中巴农业合作蓬勃发展的缩影。巴基斯坦商务部前部长古哈尔·伊贾兹表示,干辣椒出口中国开辟了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新空间。
巴基斯坦帕克帕坦地区又迎来了辣椒成熟的季节。当地农户瓦希德已连续三年采用来自中国的辣椒种子和技术种植辣椒。“采摘下的辣椒比其他人种的都要大,周围农户都很羡慕。”瓦希德说,中国辣椒种子品种优良,种植技术更加精细、高效,保障了辣椒的丰收。
辣椒是巴基斯坦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也是巴基斯坦的传统农作物。但长期以来,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区域分散,种子质量和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升。2021年,四川省丽通食品有限公司派员赴巴基斯坦考察,提出了与巴基斯坦农户开展订单农业合作的设想。丽通巴基斯坦农业合作项目负责人段洪军说,巴基斯坦气候等条件适宜种植辣椒,且具有成本优势。
带着辣椒种子和种植技术,该公司在巴基斯坦多个地区开始试种,之后在海德拉巴、木尔坦、卡苏尔等地建立起多个辣椒种植基地,验证种植技术、产业模式和经济收益的可行性。
清晨,巴基斯坦小伙萨勒姆来到辣椒地里,仔细查看辣椒长势。自2021年起,萨勒姆和中国师傅赵建华等一起四处奔波。从辣椒育苗、农田准备、移栽定植到田间管理、除草施肥、病虫防治,他们为签约种植的巴基斯坦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辣椒产量与质量符合标准。
“现代农业种植不再只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赵建华是项目技术专家。据他介绍,团队不仅向巴基斯坦农户推广优质辣椒种子和种植技术,还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回购收获的辣椒,既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又保障当地农民的利益。
随着2022年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农业产业示范与推广项目被首批列入中巴经济走廊农业项目,巴基斯坦辣椒产业加快了发展步伐,目前已建成辣椒园30个,总面积1.6万英亩(1英亩约合6.07亩),培训农技人员1500余人次,每英亩产值提高约10万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39卢比),收入达到传统农作物的3倍。
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前部长考萨尔·阿卜杜拉·马利克表示,辣椒种植农业产业示范与推广项目不仅直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更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建立加工厂、健全生产链等,推动当地辣椒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瓦希德和其他农户种植的辣椒被集中运到这里的储存仓库中。2023年12月19日,首批182吨干辣椒从卡拉奇装船出口到中国。
20多天后,经过海公联运,红彤彤的干辣椒抵达四川内江保税仓库。两天后,七八辆满载干辣椒的货车驶入四川省丽通食品有限公司的厂区。通过全自动设备,干辣椒很快进入生产工序,一部分用于制作川菜复合调味品,另一部分用于加工郫县豆瓣。
抓起一把色泽红润油亮的干辣椒捏了捏,长期和辣椒打交道的公司工业客户部经理郎俊宽点了点头:“这批干辣椒品质非常好,特别是香味比市面上的干辣椒更浓,很适合制作川菜和川味调料。”!
“川渝地区辣椒需求旺盛,仅企业生产的郫县豆瓣相关产品每年就需要大量干辣椒。”段洪军告诉记者,2023年3月,四川省丽通食品有限公司与四川内江开展“中巴辣椒供应链”合作项目,计划分阶段在巴基斯坦建立辣椒产业订单种植基地。
辣椒顺利出口,卖出了好价钱,这让瓦希德一家铆足了劲,要种出品质更好的辣椒。今年,他的几户邻居也加入了辣椒种植行列。
更大的种植规模对种植、采收环节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现有巴基斯坦员工120名,其中80%以上拥有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段洪军介绍,公司正在与巴基斯坦当地大学合作培养人才。
赵建华表示,除了继续培养巴基斯坦本地农业技术人员外,项目今年还将试点引入中国农机设备,在采收和分拣等环节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和精确性。此外,为减轻储运流程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促进巴基斯坦辣椒产业专业化发展,他们计划未来在巴基斯坦完成辣椒清洗、烘干、粉碎等一系列前序操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商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南亚博览会。作为特邀合作伙伴,巴基斯坦还参加了多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参加中国举办的国际展会,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就洋葱、樱桃、干辣椒等优质农产品签订了输华议定书,巴基斯坦生产的大米、芝麻、芒果、坚果等在中国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农业专员顾文亮表示:“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中国在种子培育、作物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马利克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巴中双方优势互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升产量、减少作物病虫害,有助于促进巴基斯坦减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期待两国继续拓宽农业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巴基斯坦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