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在突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部门,提出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了解中药种植现状,收集更广泛、有说服力的数据,促进中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8月2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长清区大刘村黄芪种植基地做实地调查,立足于专业优势的发挥,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当地种植户了解了黄芪的实地种植情况,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其种植的经济效益、生长周期、培养方式及种植所发现的问题。并因地制宜根据所学相关知识讨论了选种、种植、除草、虫害、病变等问题,期望提高黄芪的品质。
在中药中,黄芪适应性强,较耐寒耐旱,不适合在低洼积水地种植,根部较深,种前深耕土地,适时洇地,干旱地区可以在雨季种植。黄芪又是一种大宗药材,在我国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并且每年销量都比较高,还有一部分出口。现在不同黄芪的市场价格都有着较为可观的市场价格。并且黄芪的生长能力比较强,在大部分土壤上面都能够正常生长,种植技术简单。从中药材种植源头开展调研,积极助力该镇探索建立中药材育种、育苗、种植、采收、加工、深加工利用、销售于一体化的新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可以提高相关中药产品的附加值。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长清区朱西村丹参种植基地进行研究,而在与药农的交流中得知,种植过程中的问题集中在防病虫害,以及如何施肥可促使中药材的长势更好。丹参喜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怕干旱和积水;土壤要求不严格,中性土、微碱土、微酸土均可栽培。在种植时,应选择地势向阳的斜坡地,土壤要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等地块栽种。丹参前期生长缓慢,为了避免丹参和杂草争夺养分的矛盾,一般要进行松土除草3次。第一次在苗高5cm时进行,第二次在6月份,第三次在8月份。
在幼苗出土时,查看有无因板结或盖土厚而幼苗顶不出的情况,结合松土使苗易长出土面。做好排灌水工作在天旱时要及时浇水,同时雨做好排水工作。在旱灾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喷洒“新高脂膜”,能起到抗旱保湿、保墒的功效;遇到连阴雨天气,如果不及时排水,不仅影响丹参正常生长,还会导致腐烂病等病害的发生,因此田间排水工作也很重要。丹参用途广、疗效高,全国需求量增长很快在适宜地区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地块,选用优良品种,采取规范化的丹参栽培技术,生产绿色中高档丹参的效益很可观,市场潜力巨大。老师与实践队队员们深入田间,仔细观察中药材的病虫害情况,与药农交流平日药材种植方法、养护方法。而后续队员们也组织开展起了除草等劳动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专业知识优势,加深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体察社情民情、增强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的中医药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中草药种植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表现。
通过本次活动,全体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魅力,并坚定了专业学习的信心,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实践团队将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梳理调研资料、分析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了解不同种类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周期、药用部位以及田间管理等问题,并且实地考察中药材的生长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可行的方案。(通讯员:于慧,邢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