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关乎每个家庭的餐桌。近年来,淮南市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果蔬产业,不断提升“菜篮子”供应保障能力,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增收致富,让“菜篮子”成为百姓致富的“钱袋子”。
10月11日,记者来到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光明村陆家湾家庭农场,一盒盒包装整齐的新鲜瓠子正在装箱,准备发往上海。
“每天5000斤蔬菜销往湖北、湖南和长三角地区。”淮南市陆家湾家庭农场负责人陆汪说,除了瓠子、南瓜、芹菜,他种植最多的是螺丝椒。
2013年,陆汪调整种植结构,改种了200亩螺丝椒,由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逐步获得了市场认可。“每年从3月中旬到6月底是螺丝椒的采摘季,一亩能采100斤,每斤能卖2.5元。”陆汪说。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陆家湾家庭农场获评“省级家庭农场”,此后,陆汪越来越忙了,除了自家的大棚要打理,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指导。
在陆家湾家庭农场不远处,村民陈焕友正在自家地里整理大棚,让土地休养生息,准备换种萝卜。老陈夫妻俩身有残疾,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后,他们跟着陆汪种起了螺丝椒。
有了大户示范带动,不仅光明村300多户村民种起了螺丝椒,还辐射到合肥市、蚌埠市、凤台县、寿县等地,螺丝椒种植面积达到万亩。
近年来,淮南市不断完善“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政策,市财政安排100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和效益,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加强蔬菜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皇镇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经过30多年发展,蔬菜成为镇里的主导产业。”高皇镇副镇长史国匀告诉记者。
“要时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是不能积水……”日前,在高皇镇蔬菜产业精英微信群里,农技专家和大户们分享萝卜种植的经验,每个季节种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如何提供技术支持,科普信息定期发送,经验之谈让大家受益匪浅。
记者走进高皇镇万亩蔬菜基地,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开,生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品种繁多,一垄垄萝卜苗长势良好。
孙岗村种植大户孙成正在他家300亩大棚里忙活,萝卜苗已经钻出泥土,再有一个多月,这里的水果萝卜将会销往长三角地区。
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2月,孙岗村5个交易市场都热闹非凡,随着萝卜大量上市,每天都有10多辆车将萝卜运往全国各地销售,日销量200多吨。
“从土豆、大蒜到萝卜、冰草,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全村2600亩蔬菜,一年四季不轮空。”浩正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树保告诉记者。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高皇镇万亩蔬菜基地于2021年获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如今,这里常年种植2.8万亩蔬菜,蔬菜种植户6500余户,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1.6亿元,种植户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日产蔬菜20吨。
“高皇镇围绕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和推广,逐步形成了特色示范产业链。”高皇镇党委书记李谦告诉记者,当地蔬菜常驻家乐福、好又多、乐购等大型连锁超市,除销往合肥、蚌埠等省内各大城市外,近年来吸引的福建、上海等地蔬菜采购商逐年增多。
建好“菜园子”,保障“菜篮子”。伴随着“扩规模、提品质、打品牌、拓市场、重融合、强增收”组合拳,淮南市一个个成方连片打造、集群成链发展的蔬菜产业基地正在淮河岸边全面铺开,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走进蜀新云仓,记者眼前整齐堆放着寿县子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郝泽章家的阳光玫瑰葡萄。冷链存储,保鲜上市,让他受益匪浅,去年一年增收10多万元。
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李告诉记者,目前,寿县建设主体90家,建设冷链8万立方米。除了本地农产品,蜀新云仓还为来自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提供冷链服务。
云仓负责人柴春林告诉记者,冷链产业满足了农副产品冷藏和冷冻需求,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存储服务,还能发挥链接全国的功能。
2021年,寿县新桥生态农业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建成蜀新云仓,集生态种植、仓储、冷链、分包、快递于一体。合作社负责人李和东告诉记者:“随着蜀新云仓不断建设,能够实现全国一件代发,不仅拉长了合作社的产业链,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高效的冷链保障服务。”。
农产品保鲜运输曾是农民犯难的事,如今这个问题在寿县得到了解决。随着当地冷鲜设施建设,不少村民家门口建起了冷库,让他们在田地里耕作底气更足了。
“在自家门口建起了冷链仓库,去年5万斤葡萄卖上了高价,一年增收20多万元,今年要多存一些。”李宝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市高峰期是每斤8元至10元,冷藏到明年2月份,批发价能达到15元左右。
“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我们大力建设田头冷藏保鲜设施,既解决群众从田头到市场的运输问题,又解决集中上市销售难问题。”淮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岳锐告诉记者,通过冷藏处理,可以有效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幅在20%至30%之间。
在漆黑的砖石大棚里,近5000个蒜头整齐摆放着,经过一周时间的培育,一头头大蒜已经冒出了嫩黄色细芽,50多岁的村民徐丽每天都要来查看蒜黄的长势。
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在潘集区潘集镇潘杨村,淮南市君悦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岗位,村民徐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月工资4000多元。
“25个大棚,生产周期为20天。再过半个月,一个大棚便可产出6000斤蒜黄。”君悦家庭农场相关负责人杨雷告诉记者,1年有10个月的销售期,一天5000斤,一年可销售150万斤蒜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君悦合作社建起了自己的冷库,在肥东县建起了云仓,抖音、快驴进货、多多买菜、美团纷纷加入,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生菜放在水里就可以茂盛生长,番茄苗、黄瓜秧不用栽在土里就能结出爽口的果实……在凤台县绿港智慧农业园里,这一蔬菜生产模式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果蔬种植的认知。
“这是我们种植12天的水培生菜,根系包括叶片都已长到了15厘米至20厘米,每天我们进行四五次液体生物肥和水分的灌溉,保证叶片吸收充足的营养。”技术经理王增辉指着营养池里的水培蔬菜说。
近年来,淮南市持续提升设施蔬菜生产企业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凤台绿港、寿县花儿农场、潘集区君悦合作社、田家庵区永冠农业科技公司等4家蔬菜生产企业被认定为“安徽省数字农业工厂”。
在凤台县绿港智慧农业园种植区,刚刚挂果的草莓长势喜人,除了采用无土高架栽培技术,棚内还散落着迷你版蜂箱,正是靠着花间飞舞的小蜜蜂催生了果子自然成熟。
绿港智慧农业园总占地1045亩,总投资约6.8亿元,生产番茄、草莓、火龙果、生菜等10多个品种果蔬,是凤台县招商引资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项目,也是科技赋能农业转型主打项目。
从育苗到上市,农业园采用智慧农业技术,高标准生态种植、全程化监控记录,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果蔬生产全过程。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果蔬不仅产量大,而且产值高。
“以番茄为例,大田与普通大棚种植相比,平均亩产量能够提高两三倍,产值15万元至2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型商超,很受消费者青睐。”凤台县智慧农业园负责人蒋庆荣说。
在园区智能管理控制室内,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每个温室大棚的现场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信息,28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控制实现大棚内部微环境固定,这里,真正实现了智慧农业、智慧管理。
随着园区逐步投产,目前凤台县智慧农业园已经带动周边200多位农民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当地不少在外务工人员也相继返乡,走进了智慧农业园。
“以前是几个人种一亩园,现在我一个人能打理几亩园。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不耽误带孩子。”张露一边拿着手机检测番茄,一边和记者说。
张露是凤台县桂集镇桂集村村民,以前在上海一家电子厂打工,2020年智慧农业园开园招工,她成了园区第一批农民工,从传统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园区的技术工人。
记者了解到,凤台县智慧农业园包括智慧农业生产、工厂化种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及观光采摘、家庭农场模式示范、自动分拣包装、职业农民培训等6大功能区,完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现代智慧农业产业的示范项目,为凤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当前,如何依托现有成熟的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是今后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岳锐告诉记者,将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实,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有效连接生产消费,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淮南市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果蔬产业,不断提升“菜篮子”供应保障能力,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增收致富,让“菜篮子”成为百姓致富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