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专家组一行离开南宁市向西北方向沿着弯曲的山道越过几座大山后,车停在半山腰,所有人下车向下俯瞰,只见高山上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间或出现一些灌木,仅有少量乔木。
“那种出现在石头上的蛇状枝条就是火龙果树,这是近几年我们在这一带推荐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随行的科技人员介绍说。
正说着,一位山里的老人迎面向我们走来。他满面笑容地握住科技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你看,就这一小片地上,今年已收获5000元。”老人所指的那一小片地大约两张乒乓球桌大小。
接着,所有人上车继续向深山行进。不久,大家来到一处村庄。只见村头挂出了一道横幅,上写“热烈欢迎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横标下面则摆满了一盘盘鲜红的火龙果。村里的孩子们好奇地围向我们,老人们则招呼着切开火龙果递给我们品尝。其中,有一个品种肉质鲜红、甜美爽口,比平日里在北京超市所购买的白瓤火龙果甜多了。这个品种是科技人员新培育的推广品种,目前种植面积不大,在当地小城镇就已销售一空。
据介绍,这个村居住着上百户人家,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孩子。因为石头上根本无法种庄稼,百姓没什么收成。研究人员选择在这里开展工作,摸索适合在石头上种植的植物。
“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种什么。后来引进了火龙果树苗种植,前两年他们不信能很快挂果,大多被村民拔掉了。”科技人员回忆说。
当时,这个村只有一户人家保留了火龙果,因为他们家有个孩子在部队当兵,写信告诉家里人,应该听科技人员的,应该相信他们。这家人才没有拨掉。
走进村里,可以看到狭窄的山沟里不少人家都在盖新楼。村民说,盖楼的一部分资金来自孩子们打工所得,一部分来自地里增收。
据介绍,这个村属于广西区平果县。平果县历史上从未种植过火龙果。但如今,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火龙果了。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分析发现,这里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火龙果种植,而且火龙果的树枝很喜欢爬在石头上,只需要一点点土壤就能存活。因此,他们在这里推广种植火龙果,并培育了新品种提供给当地村民。
当我们离开村庄时,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在自家屋顶上用盆栽方式种植了几棵火龙果。实际上,村里不少人都在屋顶上种了火龙果。
一行人在当地科技人员引导下,步行翻过一个山头,来到山顶上一个水池边。这是科技人员利用科研经费给附近村庄修建的一个“水柜”。他们介绍,这个“水柜”不仅可以留住天上来水浇灌庄稼,还能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
据科技人员介绍,喀斯特山区就自然条件而言,石漠化治理困难重重。广西喀斯特山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集中且强度大,山高坡陡,森林覆盖率低。由于土层浅薄、土质结构松散,在高温强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地很易发生崩塌。而石头风化后,土质形成缓慢,无法保水。这类区域降雨量虽不少,但往往容易出现旱灾。在岩溶峰丛地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约50万人生活在人均耕地不到0.02公顷、人畜饮水每年短缺3~4个月的地区。
科技人员介绍,首先,“水柜”的建设可改变原来落后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村民过去没有“水柜”时,只能种植一季庄稼;有了水可能由种一季变为一年两季甚至三季。过去,村民种植品种单一,有了“水柜”,他们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会成倍增加。
其次,“水柜”有望促进山区的农业由传统的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过去,由于无水灌溉,耕地都是“望天田”,遇上大旱颗粒无收。有了“水柜”后,供水得到保证,粮食产量增加,且收成相对稳定。粮食自给有余后,为大石山区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提供了条件。村民既可种粮,也可种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甚至搞农业综合开发。
第三,“水柜”的建设还可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大石山区缺水少土,为解决温饱,村民不停地在石缝里种粮,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在粮食自给有余后,村民就可以将原来开垦的山地退耕还林、还竹、还果、还牧,由此慢慢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在喀斯特脆弱环境下,研究人员在示范区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往往是修建田头“水柜”。尔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岩溶峰丛山区水土保持技术、土地整理技术、岩溶水开发和节水利用技术、水肥耦合节施技术等一系列重建生态的技术,从而提出了不同环境岩溶峰丛山地生态最优模式。这些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的研究,即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部署的“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的一部分。
据介绍,在广西的这个生态项目中,课题组建立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的广西平果果化、马山弄拉和环江古周3个示范基地,总面积1500公顷。经过3年多的探索,科技人员研发出了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多功能效应的特色经济植物30多个新品种。同时,还开发利用了表层岩溶泉9个、地下河2条,共新建“水柜”6000多立方米,人工诱导植被恢复面积1000公顷。据悉,这些技术或模式已向广西区的24个岩溶县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