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火龙果,带富一个村。近年来,江西德安县邹桥乡源口村依托火龙果产业,摸索出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村民纷纷走上了致富小康路,还带动全乡掀起了火龙果种植热潮,使其一跃成为当地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
时下,正值火龙果抽梢壮苗的关键期。为做好大棚火龙果的管护工作,邹桥乡派出农技人员深入源口村热带水果种植基地,上门做好火龙果管护的服务和指导工作,确保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众增收。
走进大棚,一排排支架上攀爬着翠绿的火龙果枝干,长势喜人。“目前基地主要种植两个品种的火龙果,红心火龙果和燕窝火龙果,个头饱满、皮薄肉甜,销量也不错。”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村民在这里干活收入有保障,一天100多元,而且还在家门口,可以照顾到家里。”...
邹桥乡通过全面落实“党建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举措,指导推行“党组织+公司+村集体+脱贫户”的发展模式,火龙果基地年产值可达50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一方面,村集体通过租赁大棚、土地流转的方式每年可获取租金收益9万元;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务工岗位可常年吸纳50多名群众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4500元。
“跟大家讲一下,像我们近期火龙果的管理,重点就是新梢管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管理。新梢要先剪掉受冻的枝条和病虫枝,然后过密的我们还是要疏一部分。”“由于受雨水的影响,只有在春季剪稍管理的时候把病枝、冻害枝还有杂乱枝清理好,并同步做好补肥工作,才能保障我们火龙果的品质,降低年初湿润天气带来的影响。”来自驻基地的技术员正在田间手把手地教授群众火龙果管护技术。
火龙果产业是源口村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业产业。目前,源口村在保持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建设38个大棚种植火龙果,积极促进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更好地联农带农。
“目前,基地正在进行常规管理管护工作,每天修剪枝条的工人有七八个,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肥管理的,基地务工的群众有二十多人。”源口村党支部书记黄英淦说。
近年来,邹桥乡以“党建+产业”为抓手,制定“改革创新、绿色发展、实干惠民、全面赶超”的总体思路,从“传承红色基因、维护社会稳定、夯实工作作风、打造山水邹桥”四个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发展200余亩火龙果产业基地,成功打造一处致富增收、风光宜人的“打卡点”。